淡淡棕叶香,浓浓世间情,根根丝线连,切切情意牵,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,是中国传统的节日——“端午节”,又称端阳节、五月节。虽然名称不同,但各地人民过节的心情是相同的。端午节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,每到这一天,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,挂艾叶菖蒲,赛龙舟,吃粽子,饮雄黄酒,佩香囊等。
为了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,认同传统节日、喜爱传统节日,我校组织“情浓端午 粽香千家”活动,家长与学生一起体会端午,亲近中国文化。
学生们用手机记录下过端午节的场景,照片、视频(不超过60秒)均可,作品一定要凸显端午元素,如学生与家长一起悬挂艾叶,全家一起包粽子,围坐在桌边吃粽子、制作或者佩戴香囊等均可,每班择优推荐2-3件作品上报,学校将优秀作品在公众号上展示。
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,来源亦久,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,如挂艾草于门,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采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,以禳毒气。”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,又可制艾绒治病,灸穴,又可驱虫。五月艾含艾油最多,所以功效最好。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,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,人们用它来驱病、防蚊、辟邪。
中国传统文化中,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"青、红、白、黑、黄"被视为吉祥色。五彩丝线或源于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遗俗,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,曾是很流行的节俗。传到后世,即发展成如长命缕、长命锁、佩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,制作也日趋精致,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。

|